10年前買下鄰居老宅!突傳敲門聲「竟是他想借屋辦喪事」 剛拒絕「媽媽開口痛罵我」讓我羞愧不已

王大爺依然站在門口,目光低垂,那拐杖支撐著他搖搖欲墜的身軀。

我突然感到一陣羞愧,像是被當眾扒光了衣服。

那個下午,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老宅。

推開吱呀作響的大門,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霉味和塵土的氣息。

院子裡雜草叢生,石板路上長滿了青苔,幾隻麻雀被驚動,撲稜稜地飛向天空。

記憶中王嬸子最愛的那盆臘梅早已枯萎,只剩下一個開裂的陶盆。

牆角的水缸上落滿了灰塵,那是當年王大爺一家人夏天乘涼必備的「降溫神器」。

幾個小時內,我叫來工人打掃庭院,修整廳堂。

親自動手擦拭那張老式八仙桌,上面還隱約可見當年我和小林用鉛筆畫下的塗鴉。

整理出幾張竹椅和方凳,拂去蛛網,擺放整齊。

看著這些承載著歲月痕迹的舊物,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湧上心頭。

Advertisements

這不僅僅是一處房產,更是一個家的見證,是無數生活片段的載體。

王大爺站在門口,看著煥然一新的老院子,老淚縱橫。

他顫抖著撫摸那斑駁的牆壁,像是在撫摸妻子的臉龐。

「這房子,我爺爺的爺爺就住在這兒了,」他哽咽著說,「謝謝你,家明,讓你王嬸子能回家最後一趟。」
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這老宅於他而言,不只是幾間房子,而是一生的寄託和歸宿。


Advertisements

第二天,四合院裡擺滿了白色的花圈,王嬸子的遺像放在正堂的八仙桌上,笑容慈祥。

街坊鄰居都來了,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悲傷和懷念。

老李家拿來了他們自家釀的米酒,說王嬸子生前最愛喝;趙嬸子帶著自己包的餃子,那是她和王嬸子常一起做的。

我站在角落,看著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,心裡五味雜陳。

這十年來,我一門心思撲在賺錢上,漸漸忘了這條街巷裡共同生活過的點點滴滴。

那晚,母親拿出一個泛黃的信封,裡面是一張老照片。

照片上,年輕的王大爺背著一個瘦小的男孩,那是六歲的我,燒得滿臉通紅,王大爺臉上是掩不住的焦急。

「那年你燒到四十度,醫院又遠,幸虧王大爺二話不說就背你去了,」母親輕撫著照片,「半路上下起大雨,他脫下自己的棉襖給你蓋上,自己卻淋成了落湯雞。」

Advertisements

我眼眶濕潤了,一種深深的愧疚湧上心頭。

這些年來,我總以為是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我過上了好日子,卻忘了成長路上,有多少人曾經伸出援手。

第三天的送別儀式上,衚衕裡的街坊四鄰都來了。

老鄭家的二胎孫子帶著小喇叭,我記得他剛出生時,王嬸子還抱過他;李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來,手裡捧著一個繡花手帕,那是王嬸子當年教她做的。

我看著王大爺蒼老的身影,站在妻子的遺像前,腰背挺得筆直,眼中的淚水卻止不住地流。

恍然明白母親教導我的道理——房子只是家的載體,而人情才是家的靈魂。

告別儀式結束後,我猶豫再三,終於鼓起勇氣走到王大爺面前。

「王大爺,」我清了清嗓子,聲音有些發顫,「我想了想,這老宅子,您要不搬回來住吧?」

王大爺愣住了,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亮光。

Advertisements

「我是說,」我繼續道,「偏房收拾出來了,您住那我們就在隔壁,有什麼事也好照應。」

「再說了,您走後那筒子樓潮得很,您的老寒腿哪受得了?」


Advertisements

王大爺的嘴唇顫抖著,似乎想說些什麼,卻又說不出口。

「您就當是幫我看房子,」我笑了笑,「總空著也不是事,您在這住著,我也放心。」

王大爺終於點了點頭,眼中的淚水再次湧出,這次卻帶著一絲釋然與感激。

我幫著王大爺收拾東西,從筒子樓搬回了老宅。

那些舊傢具,破舊但整潔的衣物,幾本泛黃的相冊,還有王嬸子生前用的那把竹扇,上面綉著一隻展翅的喜鵲。

王大爺小心翼翼地把那把扇子放在床頭,像是放下了一件無價之寶。

「你王嬸子說過,」他輕聲道,「人這輩子,錢財是身外物,唯有情義二字,才是真真切切帶不走的家當。」

晚飯後,我和母親坐在院子裡乘涼,王大爺在偏房點了一盞昏黃的燈,影子投在窗紙上,像極了從前。

夕陽灑在老宅的門楣上,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。

Advertisements

母親拍拍我的肩膀:「家明,我們老周家的孩子,總算還認得清門前的路。」

我默默點頭,心中有一種久違的踏實感。

這些年來,我走南闖北,賺了錢,有了面子,可心裡卻總覺得空落落的。

如今,在這老宅院裡,在這熟悉的街巷中,我似乎找回了些什麼。

那晚,我做了個夢。

夢見自己還是個小孩子,在這四合院的天井下追逐蹦跳,王嬸子在廚房忙活,飄出陣陣飯香;王大爺坐在門檻上,手裡拿著一把蒲扇,笑眯眯地看著我們瘋跑。

醒來時,窗外已是月明星稀。

我靜靜躺著,聽著鄰房王大爺均勻的呼吸聲,和母親熟悉的鼾聲,心中湧起一種奇異的安寧。

原來,家不只是一棟房子,一個地址,而是聯結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義和記憶。

在這物慾橫流的年代,我們追逐著更大的房子,更好的車子,卻常常忘了真正值得珍惜的,是那些在你困難時伸出援手的人,是那些與你共度風雨的情誼。

Advertisements


如今,我站在自家門前,抬頭望著那被歲月磨得斑駁的門楣,恍然大悟——人這一生,走得再遠,最終還是要回到初心處。

那些年,我以為自己在向前奔跑,其實只是在兜圈子,兜來兜去,終究還是要面對自己的良心和本心。

母親常說:「人活一世,莫忘根本。」

如今,我終於明白了她話中的深意。

明天,我打算和王大爺一起去修繕一下老宅的屋頂,那幾處漏雨的地方該補一補了。

門楣雖舊,卻是家的象徵;情義雖簡,卻是人生的根本。

文章來源:今日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